
2025年10月18日,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金融研究院以“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为主题,在莫愁校区成功举办建院十周年学术论坛暨校友返校系列活动。江苏省教育厅二级调研员庾卫东,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陆华良,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卢亚娟,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张炳,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安同良,伯明翰大学商学院前院长 David Dickinson,英国女王大学中国办公室副主任魏勇翔,西澳大学指定项目办事处负责人钱孟秋,南京审计大学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领导,兄弟高校教师代表,研究院全体教师、退休教师、在校学生及校友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通过主旨演讲、平行论坛、圆桌对话、校友交流等环节,系统总结十年发展经验,共商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创新路径。活动由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孙杨主持。
十年深耕:构建国际化研究高地

为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改革经济学与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转换科学研究范式,2015年10月,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应运而生。十年间,研究院从无到有,从蓝图到现实,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创新之路、卓越之路。自2015年成立以来,研究院始终坚持“质量立院、特色强院、开放兴院”的办学方针,现已形成由16名海归博士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已有七届共417名本科毕业生。

学术论坛开幕式及主旨演讲在耕园报告厅隆重举行。开幕式上,陆华良校长与庾卫东调研员先后致辞,回顾研究院十年发展历程,肯定其办学成果,并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陆华良对研究院取得的各项成绩表示赞赏,并从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聚焦科研创新向更深领域突破、不断优化育人生态等四个方面对研究院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研究院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启下一个辉煌的十年。庾卫东希望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把握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关键时间节点,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合作交流渠道、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江苏教育发展和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思想交流:多维视角解构经济创新
主旨演讲环节,安同良教授就“中国经济学走向何处”为题发表精彩演讲,从复杂经济学视域深入剖析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路径。张炳教授深入探讨了“数字政府与监管效率”的问题,通过前沿的案例和精准的分析,深刻阐释了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要义。伯明翰大学商学院前院长David Dickinson教授则围绕“教学、学习与评估”分享了国际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三位知名学者的演讲,从“中国经济学路在何方”的宏大命题,到“数字政府”的实践创新,再到“教育教学”的全球视野,层层递进,精彩纷呈。这既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也是一次智慧的启迪,更为研究院开启下一段征程注入了澎湃的动力。

论文研讨会环节,来自我校和其他兄弟高校的各位学者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各抒己见,交流研究成果,碰撞教育火花。演讲与研讨思想深邃,视角多元,为现场师生和校友带来了精彩的学术盛宴。
薪火相传:校友生态共建共享
下午,30余位毕业生代表齐聚综合楼902,举行“圆桌交流会”。师友重逢叙旧,气氛温馨热烈,校友们分享了在研究院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时光、毕业后的成长故事、经历和感悟。随后,“时光对话,共赴成长”交流活动在耕园报告厅开展,校友代表周科杰、颜羽、杨韵琪等就学习、考研、就业等专题分享相关经验,在校学生积极提问,校友耐心解答,氛围融洽。交流活动特别设计的“南审快问快答”“大学生活有什么”等互动环节掀起高潮,校友和在校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重温课堂经典案例和校园生活的精彩瞬间。校友们将手写祝福明信片送给在校学生,鼓励同学们在研究院学有所成、遇见更好的自己。

活动最后,研究院王鹏副教授为观众们带来的一首歌曲《小美满》,祝福现场的师生细数生活中的“小美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十载春秋,经济与金融研究院以蓬勃之势书写学术华章,以锐意探索镌刻时代印记。从初建时的筚路蓝缕到今日的国际话语权构建,从本土化的人才培养到全球化的协同创新,每一次跨越都凝聚着师生的智慧结晶,闪耀着校友的精神光芒。
面向未来,研究院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学术前沿”为己任,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蓄力。这场十周年的庆典,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在数字浪潮奔涌的时代,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将与每一位南审人携手,共赴下一场山海。
文案:黄思源
图片:吴伟豪
排版:王凯淇
指导老师:田园 朱丽花
审核:王家华 孙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