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发布者:唐晶发布时间:2025-10-23浏览次数:10



为促进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021日上午,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在莫愁综合楼315教室成功开展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校教学督导曹萍教授、研究院院长孙杨教授、教学副院长王鹏副教授及研究院部分教师代表参与了田园老师主讲的《Finance(金融学)》课程教学观摩,并在课后组织了深入的教学研讨活动。


内容回顾


田园老师本次课程聚焦“衍生品市场”,系统性地讲解了核心概念与实际应用。田老师从衍生品的定义入手,强调其价值源于基础资产的特性,通过小麦种植农户的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辨析了套期保值(Hedging)与投机(Speculation)的本质区别,并特别结合案例指出金融的核心功能在于服务实体经济、保障民生福祉,衍生品工具的终极价值在于管理风险、护航实体经济运行,而非单纯追逐利润。

在讲解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s)环节,田园老师再次以小麦种植农户案例为引,详细阐述了远期合约作为定制化、非标准化协议的特点,分析了远期合约的关键要素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其流动性较低、存在交易对手方违约风险等局限性。田园老师授课逻辑清晰,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并适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理解金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观摩教师反馈



教学观摩结束后,与会教师与田园老师共同开展了热烈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校教学督导及多位教师对田园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积极评价。校教学督导曹萍认为:“田园老师备课充分,教学内容充实且紧扣前沿,案例选择精当,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授课内容清晰,特别是对套期保值与投机区别的辨析,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的强调,体现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育人理念。板书与课件结合得当,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面向学生的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与会教师表示,田园老师教学态度认真,用一个案例串联所有知识点,课程难度把握得当,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自然,教学手段丰富,理论、案例、板书、多媒体结合紧密,教学效果良好。


活动意义



本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学习平台。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该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专业交流与经验分享,也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学习范例,对持续提升研究院整体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院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